1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化的主管部门、范围、流程、方法、更新频次和审批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危险源的监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
3? 职责与分工
?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领导工作。
3.2 公司安保部门负责对公司危险源进行监控管理;
3.3 各部门应建立部门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或台帐,负责对本部门危险源进行监控管理。
?
4? 危险源辨识
4.1 危险源辨识需考虑因素
4.1.1 活动过程:采购、运输、贮存、作业和服务等。
4.1.2 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4.1.3 产生危险源的相关方面:常规活动、非常规活动、措施、作业场所、曾发生过的事故及隐患、有关法律法规。
4.1.4 危险源产生类别: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及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5? 危险源风险评价
?
5.1危险源风险评价依据
	- 法律标准的符合性;
- 危害、事故伤亡程度;
- 危害、事故影响规模;
- 发生的频率;
- 相关方关注程度;
- 公司面临的风险大小,财产损失额度;
- 降低风险的难度。
5.2? 风险评价方法:
对下列六种危险源存在的情况,可直接定为组织级别较高的风险,而不必进行定量计算:
	- 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的;
-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 曾发生过事故,现今没有合理控制措施的;
-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 会引起停产的;
- 危及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的。
5.3? 本公司主要采用风险评价方法——作业危险评价法和指数矩阵法
5.3.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D=L×E×C
式中:D---风险值
?????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
?????????? C---发生事故产生的结果。
表 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 分数值 |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 10 | 完全可以预料 | 
		
			| 6 | 相当可能 | 
		
			| 3 | 可能,但不经常 | 
		
			| 1 |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 
		
			| 0.5 |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 
		
			| 0.2 | 极不可能 | 
		
			| 0.1 | 实际不可能 | 
	
表 2 暴露于危险源环境的频繁程度(E)
	
		
			| 分数值 |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 10 | 连接暴露 | 
		
			| 6 |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 
		
			| 3 | 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 | 
		
			| 2 | 每月一次暴露 | 
		
			| 1 | 每年几次暴露 | 
		
			| 0.5 | 非常罕见地暴露 | 
	
表 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 分数值 |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 100 |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 
		
			| 40 | 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 | 
		
			| 15 |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 | 
		
			| 7 | 严重,重伤;或较小的财产损失 | 
		
			| 3 | 重大,致残;或很小财产损失 | 
		
			| 1 |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健康要求 | 
	
风险值D得出之后,关键是如何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这个界限值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
在不同时期,公司应根据其具体情况来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符合持续改进的思想。表4内容可作为确定风险级别界限值的参考。
	
		
			| D 值 | 危 险 程 度 | 
		
			| >320 |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 
		
			| 160-320 |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 
		
			| 70-160 | 明显危险,需要整改 | 
		
			| 20-70 |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 
		
			| <20 | 销有危险,尚可以接受 | 
	
5.3.2? 风险评价指标矩阵法
表 5 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法
	
		
			| 严重性等级 | 灾难性 | 严重性 | 轻度性 | 轻微性 | 
		
			| 可能性等级 | 
		
			| A(频繁) | 1 | 2 | 7 | 13 | 
		
			| B(很可能) | 2 | 5 | 9 | 16 | 
		
			| C(有时) | 4 | 6 | 11 | 18 | 
		
			| D(极少) | 8 | 10 | 14 | 19 | 
		
			| E(不可能) | 12 | 15 | 17 | 20 | 
	
?
6?? 危险源风险控制措施
?
6.1 凡依据国家和地方标准确认为重大危险源的,应按照国家和地方要求定期评估和申报;
6.2 对重要危险源应以消除、取代、工程控制、标识、警告或管理控制、个体防护用品的顺序实施风险控制;
6.3 控制措施宜包括:现场各类设备、工艺、检测、防护等技术措施;劳动防护用品等个人防护措施;制定目标方案、文件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持证上岗等管理措施。
?
7? 危险源的更新
?
7.1 公司每个烟叶年度应对进行一次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内容的评审和更新,并保存更新记录;
7.2 根据法律法规、标准的变化,设备更新、产品调整、生产工艺改变、原辅材料变化等情况,公司应及时组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
7.3 危险源更新后应及时报公司管理者代表审批并发布。
?
8? 检查与考核
?
8.1? 公司每月组织对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情况进行1次评估与检查;
8.2? 检查与考核结果与当月绩效工资挂钩,按照公司《生产经营安全工作目标分类考核标准》执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