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懂企业的你,为何成了利润链的最底层?
您每天奔波在企业一线,帮他们排查隐患、培训员工、建立安全体系——论专业,您是行业翘楚;论距离,您离企业最近。
但奇怪的是:明明站在离企业最近的位置,却始终够不到利润的核心。
保司压价、中介截胡、服务费被层层稀释……这种“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的矛盾,究竟从何而来?

您每天跑企业、做评估、出报告,以为靠技术就能站稳脚跟,可传统模式早给您设了 “隐形牢笼”:
1. 订单命脉被攥死,服务成了 “保司外包工”
现在单做事故预防服务,大多得看保司脸色:保司派单才有钱赚,派什么区域的单、做什么行业的服务、收多少费用,全由保司定。想多接单子?得托关系、拼人脉,甚至压低报价 “内卷”,完全成了 “被动接单的工具人”。保司用您的服务报告定价,中介用您的专业背书签单,而您只能拿到服务费的“零头”。
2. 利润被层层压榨,10%收益抵不过成本消耗
辛辛苦苦给企业做完风险评估、隐患整改方案,收益却低得可怜:传统模式下,服务费经过保司、中介层层分流,到您手里只剩10%左右。更糟的是结算周期长,报告交了还得等保司审核、走流程,回款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半年,员工工资、差旅成本压得您喘不过气,“赚的不如垫的多”。
3. 客户信任握不住,保单成了 “别人的蛋糕”
您花3个月帮企业建安全体系,排查出20处隐患,企业老板拍着您的肩膀说 “靠谱”—— 可转头,他的安责险保单却在保司或中介手里续了费。您用专业赢得了信任,却没把信任变成长期收益,下次企业有服务需求,还得从头开始 “抢单”,客户资源成了 “过路客”。
二、为什么利润总绕开你?
我们把行业拆成一张“价值链三明治”:
A. 最上层:保险公司。掌握保单定价权、客户归属权。
B. 中间层:保险中介。掌握信息差,赚5%~8%佣金。
C.最下层:安全技术机构。掌握企业真实风险数据,却只被当成“报告供应商”,拿10%服务费。
结论:谁离风险数据最近,谁就最有资格做“保险方案设计者”;但谁没有保单出口,谁就永远在最底层。
一张对比图,看懂差距:
维度 |
传统模式 |
安环家“服务+保单”模式 |
客户归属 |
保险公司 |
你自己 |
收益结构 |
10%服务费 |
不高于5%佣金+21%服务费=26% |
回款周期 |
3–6个月 |
服务验收,实时结算 |
资质门槛 |
自行投标/年审 |
平台直接授权 |
续保收益 |
0 |
每年自动续佣 |
三、你的利润在哪里?
1.信任变现才是真本事
您给企业做风险评估时,比谁都清楚他的痛点,这时您推荐适配的安责险方案,企业认可度比陌生中介高10倍——毕竟您是“帮他解决问题的人”,不是 “推销保单的人”。通过安环家平台,您服务的企业可直接在平台出单,不用再从保司手里“分残羹”,而是自己掌握客户资源,想服务哪家企业、怎么设计方案,完全自主,真正把“专业信任”变成“订单主动权”。
2. 收益从“10%辛苦钱”到“26%增值钱”:每单多赚160%才叫专业值钱
传统模式下,10万保费的事故预防服务,您只能赚1万;但通过安环家生态模式,您能赚两笔钱:
●保单佣金:企业通过您出10万安责险保单,您拿5%净保费佣金,即0.5 万;
●服务收益:这张保单的事故预防服务由您承接,收益达净保费的21%,即2.1万;
两笔加起来2.6 万,比传统模式多赚1.6 万!更关键的是保单续期后,佣金和服务费持续到账,客户越稳定,您“躺赚”越轻松,真正实现“服务一次,收益多年”。
3.基于企业深层需求,拓展200多项新业务
随着您和记官网登录为企业服务的时间越来越久,您对企业的相关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就有机会基于认可开展企业所需的“安职环消”相关的多重业务,目前通过安环家可以实现“安职环消”相关的200余项业务,真正做到“条条大路通罗马”,让您的收入多倍增长。

随着今年《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出台,新规明确了:保司必须将不高于21%的保费用于事故预防服务,且优先委托有资质/有能力、有服务记录的服务机构承接。本身就有专业资质的您,如果通过安环家平台绑定保单后,不用单独参与保司投标,就可直接承接服务,合规又高效。用“服务+保单”模式,您能直接站上政策红利的风口。
安全管理产业的蓝海正逐渐铺开,手握企业需求和专业服务能力的“您”正迎来大有作为的“黄金时代”!市场机遇瞬息万变,携手安环家,稳稳接住属于您的“真金白银”。
扫码咨询,抢占市场先机!
